外殼防塵防水等級(IP代碼)的基本釋義
2019-11-05
外殼防塵防水等級(IP代碼),也就是常說的IP防護等級標準,是指借助外殼防護的電氣設備的防護等級。2017年7月31日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最新版本的GB/T 4208-2017 《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此版本替代GB/T 4208-2008舊版標準,并于2018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版標準最顯著的變化是增加了9級防水等級要求,即最高的防塵防水等級已不再是IP68,而是IP69。
外殼防塵防水等級(IP代碼)適用于額定電壓不超過72.5kV,借助外殼防護的電氣防護分級。通俗點說就是將電氣產品依其防止人體觸及外殼內的危險部件、防固體異物進入、防止水進入的特性加以分級。
外殼防塵防水等級(IP代碼)的配置。它一般是由代碼字母后跟兩位特征數字來表述,數字用來明確防護的等級。數字越大,表示其防塵防水等級越高。第一位特征數字由0~6組成,表示防止接近危險部件和防止固體異物進入的防護等級。第二位特征數字由0~9組成,表示防止水進入的防塵防水等級。當有不要求規定特征數字時,由字母“X”代替。(例:IPX6、IP6X)
這里有幾個術語及定義,可以加強對標準的理解。
外殼:指能防止設備受到某些外部影響并在各個方向防止直接接觸的設備部件。
防塵防水等級:指按標準規定的檢驗方法,確定外殼對人接近危險部件、防止固體異物進入或水進入所提供的保護程度。
IP代碼:表明外殼對人接近危險部件、防止固體異物或水進入的防塵防水等級,并且給出與這些防護有關的附加信息的代碼系統。
危險部件:接近或接觸時有危險的部件。
岳信-15年專注于淋雨試驗箱的研發和生產,期待與您的每一次溝通。
本文為廣州岳信試驗設備有限公司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